第(2/3)页 到了七八岁,天月就上了教会的主日学校,教了读书认字,教了很多“上面”希望人类遵守的道理,教会里的牧师们,基本都是仿生人。 主日学校一般会念到十二岁,按照正常人类的生理情况,这个时候就开始青春期了。 牧师们还会引导他们,如何“正确”的追求,恋爱。 在下层的社会里,十五岁就可以结婚了,尽量在二十岁的时候,能诞下后代。 虽然因为人类的生育率逐年在降低,但是仿生人的寿命要比人类长很多,他们平均能活到一百岁以上,一直到完全不能动,才会进入工厂报废。 所以仿生人对人口的需求没有那样大,实际上,他们也保存了很多克隆婴儿的基因,还没有让他们成长。 这样一方面能维持仿生人社会的平衡,毕竟他们不是生活在星球上,而是一艘移民船,在碰到下一个可以生存的星球之前,保持种族数量不要增长太多是必须的。 另一方面也是防着移民船上的人类突然灭绝。 人类寿命降低,生育低下的原因早就找到了,只是始终没有解决办法,也是因为这样,掌握着克隆、仿生人、机械AI技术的科学家们才用这个办法,维持移民船的持续,只要船还能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碰到新的家园,总有几分希望。 如果移民船的人类真的灭亡了,还可以直接把留好的克隆婴儿以人类的形态培养长大,成为新的“亚当夏娃”。 当然这一步目前进行过几次尝试,长大的孩子虽然能生活,但是和仿生人一样不具备繁殖能力,没有电子脑和辅助,寿命也很短暂。这才定下来以仿生人为主的社会,至少仿生人的寿命更长,能持续的时间更久。 天月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克隆了,本来按照正常情况,可能在她去世后很久,她的克隆仿生人才会“诞生”,不过当时“上面”刚好去世了一位“歌手”。 这位深受仿生人的热爱,一时间对她的怀念成为了仿生人社会的主流社会行为。 考虑到这一点,科学院抽出了档案,找到了这位歌手的后代留下的克隆婴儿,可惜大部分已经“诞生”了,他们又翻了歌手原本的族谱,最后确定了天月的母亲,正是她的后代。 于是天月的母亲得到了额外的关注,所幸的是,她相当健康,当她成功诞下婴儿后,“镜娆”诞生了。 天月和镜娆,两个完全一样,却又截然不同的女性同时在这个时代,生活在移民船的上下层。 镜娆的一生是幸运的,她作为“歌手”的后代,在生活很富饶的仿生人社会里,也是过着奢华矜贵的生活,始终被人捧在手心。 但镜娆也是不幸的,在一个仿生人可以无病无灾,受了任何的伤都能被接好,除了到了细胞的极限,不得不“回收”之外,根本不会死的时代,她患上了只有百分之零点零零一的概率才会得到的“病”,也就是对电子脑、辅助骨骼等整个“系统”的排斥。 这让她在十六岁的夜晚,悄然在自己的床上逝去。 第二天等管家发现的时候,已经回天乏术了。 不公开镜娆的死讯,一方面是出于群众对“歌手”以及她的感情,另一方面是她去世的太早,太没有道理了。 仿生人从来没有过十六岁就去世的例子,科学院不敢公布,怕引发更多的问题,到时候再怎么强调,这是概率非常小的情况,恐怕都没有用了。 镜娆的死会被仿生人们牢牢地记住,变成一种社会性的不安。 这个时候,负责人突然想到,镜娆是用刚出生的婴儿克隆的,那么和她相对的那个孩子,一定还在下层,而且才十六岁,很大概率还活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