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可,万万不可!”沈怀仁闻言,连连摆手,脸上露出惶恐之色, “陈书记,我沈怀仁此举,绝非为了图名图利,表彰大会,实在愧不敢当。 而且……树大招风,能安安稳稳为国家做点事,我就心满意足了。” 陈朝阳看着沈怀仁真诚而略带担忧的神色,心中了然。 但他想到未来十数年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想到那些躲在暗处的非议与攻讦,心思电转。 一个过于突出的“典型”,在没有足够保护的情况下,确实可能成为靶子。 但沈怀仁的义举和态度,又必须给予肯定和保障,这既是对他个人的负责,也是给其他观望者一个明确的信号,与组织和政府合作,前途光明,且会受到保护。 他思量再三,心中有了决断,语气温和却不容商量:“沈先生,我理解您的谦逊,也尊重你不想张扬的想法。 表彰大会可以依你,我们不搞。但是,” 他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钢笔:“一份由汉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联名颁发的,表彰你‘爱国义举,踊跃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奖状,必须有。 这是组织对你贡献的正式认可,也是对你个人的一份保障。” 他看着沈怀仁,意有所指,“有了它,以后无论谁问起来,你都可以堂堂正正地说,你沈怀仁,是受到省委肯定和保护的爱国工商业者。” 不等沈怀仁再拒绝,他继续道: “另外,这件事,《汉东日报》也需要发一个简讯,不需要长篇大论,但要写清楚你主动申请公私合营以及省委对你的高度评价和妥善安排。 这也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表明我们汉东省执行北平政策的决心和诚意,给更多人以信心和方向。 沈先生,这一点,关乎大局,就请你不要再推辞了。” 第(3/3)页